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国产农机发力攻“软肋”

2019-01-25 11:312730daxuwang经济日报

   “能用、爱坏、常修”是国产农机产品的通病,“高端不足低端过剩”更是我国农机行业面临的发展瓶颈。当前,农机行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期,相对落后的农机质量和日益提高的需求间矛盾愈加突出,企业应当保持定力,坚持科技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逐步缩短我国农机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解决“无机可用”“无好机用”的问题

  2015年以来,我国农机工业结束了此前“黄金10年”的快速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深度调整期,由刚性需求拉动的增量市场持续向以更新需求为主导的存量市场转化。农机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突显,高端不足低端过剩、核心技术缺失、产品质量亟待提升,“无机可用”和“无好机用”问题突出……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这将推动我国农机产业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跨越。

  发力科技创新

  目前,我国农机机械化水平虽然已经达到了67%,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超过80%,但农机化发展仍然存在诸多薄弱环节,比如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只有40%,高效植保、秸秆处理、产地烘干机械化水平不高,马铃薯、棉花、油菜等经济作物的养殖和农产品贮藏、保鲜及加工等方面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

  “因此,要以科技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机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需平衡。”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表示,当前我国农机企业多而散、规模小,大部分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科研能力,处于低水平恶性竞争状态,制约了农机工业发展。未来农机企业要聚焦短板弱项,加快推进农机装备创新,研发适合国情、农民需要、先进适用的各类农机,既要发展适应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大中型农机,也要发展适应小农生产、丘陵山区作业的小型农机以及适应特色作物生产、特产养殖需要的高效专用农机;农机企业要加强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接,探索建立“企业+合作社+基地”的农机产品研发、生产、推广新模式,持续提升创新能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中国一拖、雷沃重工、中联重机等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农机企业集团始终坚持创新,在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比如,拖拉机从机械换挡开始向动力换挡、无级变速发展,柴油机广泛采用电控高压共轨技术,拖拉机自动化、远程控制、智能化等技术开始大规模应用。

  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也是技术创新的典范,该公司始终立足于一体化生产水稻插秧机等高品质农机产品,瞄准了水稻种植机械化这个薄弱环节,在创新研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短短六七年就发展成为行业翘楚。

  推进产业协同

  一台农机整机产品往往由成百上千个零部件组成,目前国产农机技术升级受困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配套。如采棉机的采棉头、打捆机的打结器,拖拉机、收割机的液压无级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只能从国外进口。要实现农机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农机主机企业必须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深度对接,协同攻克基础材料、基础工艺、电子信息等“卡脖子”问题,在核心零部件研发上取得突破。

  目前,我国农机装备行业已经建立了整机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衔接、大中小企业配套较为健全的工业体系,但与农机制造强国相比,“大企业大而全,小企业小不专”的现象依然严重,产业链不健全、欠协同依然是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制约。

  陈志认为,在农机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需从多方面推动全产业链协同。要建立新型整机与零部件企业的共生平等关系,遏制整机企业随意压价、欠款、抵货等不诚信行为,鼓励大企业精干主业、小企业做专做精,建立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环节上下游企业同步参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形成社会化协作、专业化生产的现代农机装备产业体系。

  “要树立先进制造装备与先进制造工艺共重的理念,推动传统制造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共融。”陈志表示,目前部分骨干企业开始应用ERP、MES、PDM等信息化技术,但因数据不匹配标准不一致,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农机行业应构建企业内部、企业间、企业与用户间生产要素互联互通的全产业链协同,实现降本增效,满足个性化定制和精准营销需求。

  加强质量建设

  农机作业环境复杂、时效性强,对农机装备的可靠性、稳定性要求高,但这恰恰是国产农机的“软肋”。在用户眼中,国产农机“能用、爱坏、常修”,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产品平均故障时间间隔不到国际先进产品的三分之二,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不到5%。

  《意见》提出,要加强农机质量可靠性建设。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品和技术供给基本满足需要,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质量是农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苏州久富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正华说,久富农机一直坚持“质量是生命、产品如人品”的质量理念。对于农机产品的质量建设,徐正华建议要在以下方面重点建设。首先,要加快精准农业、智能农机、绿色农机等标准制定,构建现代农机装备标准体系;其次,要建立健全农机装备检验检测认证体系;再次,要加强农机产品质量监管;最后,要督促农机装备行业开展诚信自律行动和质量提升行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开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逐渐成为潮流,关注工业品牌和服务成为必然。”中国一拖董事长赵剡水表示,一拖公司将加强质量可靠性建设,促进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引导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发展,着力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

  “为了推动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农机试验鉴定系统也将坚持目标、问题、需求导向,推动试验鉴定工作改革创新,科学制定农机装备产品试验鉴定标准大纲,补齐智能、绿色农机试验检测鉴定认证能力短板。”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副站长刘旭表示,积极开展农机新产品试验鉴定和质量认证,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推动农机企业提质提标,为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农机化全程全面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和管理服务保障。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60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87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57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22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606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74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92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87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