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首届中国农业服务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以“合作·共生·新生态”为主题,通过权威政策解读、全景形势分析、样板模式分享、前沿技术路演,让现场的农业服务业从业者更加全面的把握国家政策走向、洞察行业大势、启迪创新思维、提高实战能力、促进相互合作,从整体上提升“带动农民、提高农民、富裕农民”的能力和水平,激发生产性服务业内生动力。
与会专家指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一个战略性大产业,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力军,必须坚持市场导向,坚持服务农业和农民,坚持创新发展,注重服务质量,构建一个主体多元、功能完备、融合规范、共享共生的完整体系。
专家认为,随着新产业、新业态的不断释放,服务手段的不断拓展,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了越来越多的需求,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越来越成为独立完整的产业,因此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除了纵向以外,更应向横向拓展,不仅聚焦农业生产领域,还要由纵轴向横轴延伸,更多的面向生产、生活、生态;不仅要为生产提供服务,还要为生活提供服务;不仅要为农业、农民服务,还要为乡村服务。
专家建议,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一要集中在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围绕生产经营主体办不了、办不好,或者办起来不经济的相关事项,提供综合性、专业型的服务。二要瞄准需要服务的关键问题,比如产前的信息提供、产后的品牌塑造以及整个生产链条的金融信贷服务,使农民的成本更降低,使农民的产品能卖个好价钱。三要着眼于新产业、新业态,农工、农商、农贸、农旅、农文结合,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保障供给链,完善利益链,使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更加美好。四要把乡村建设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领域,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无死角、全覆盖的相关服务。
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联盟主办,农民日报社、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支持,吸引了农业政策制定者、农业学术研究者、农业技术提供者、田间地头操作者、农产品销售平台建设者和农业新闻宣传者等500余人。
会议期间,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联盟一致通过了草莓专业委员会和种植管理数字农业委员会章程,为新加入的成员颁发了证书。在同期举办的“金口碑奖”盛典上,为入选中国农民喜爱的农药品牌、中国农民喜爱的作物解决方案和中国用户喜爱的农机品牌的30强颁发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