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高效节水激活特色农业——宁夏破解缺水难题引导产业升级纪实

2015-06-12 11:237090daxuwang

  “天下黄河富宁夏”。两千多年来,宁夏北部引黄灌区得黄河自流灌溉之利,沟渠纵横、沃野千里,形成了有“塞上江南”之称的宁夏平原。

  然而,受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等条件影响,占宁夏国土总面积75%以上、位于宁夏中南部的“西海固”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仅有20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却在2200—2600毫米以上,水土流失严重,资源型、工程型缺水问题突出,是国家重点扶贫的“苦瘠之地”。宁夏全区人均水资源可利用量634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3。

  “正因为干旱缺水,正因为深切感受到水带来的发展制约,宁夏开始探索一条科学用水、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引导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结构升级,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之路。”宁夏水利厅厅长吴洪相说。

  相关数据也印证了宁夏近年来大力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2014年底宁夏累计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96万亩,占灌区总面积的23.8%。以此为基础,宁夏酿酒葡萄、硒砂瓜、枸杞、马铃薯、冷凉蔬菜等特色产业迅速发展,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4%,成为“拔穷根的利器”。

  戈壁滩上种葡萄,会不会造成新水荒?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的青铜峡市禹皇酒庄酿酒葡萄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丰收在望的美好景象:近万亩的葡萄园,犹如整齐划一的绿色方阵,一垄垄长势喜人的葡萄藤上长出了嫩绿的葡萄芽,在连片的葡萄园间,新铺设的PVC管道纵横相连,每根管道都铺到葡萄树根部,每个节点都安装着阀门开关。管理人员正忙着给葡萄下肥、剪枝。

  “我们基地产出的葡萄含糖度高,适宜于酿造优质的葡萄酒,比普通的葡萄能多卖钱,这都得益于采取节水灌溉等技术。”禹皇酒庄总经理刘鹏图告诉记者,他们基地实行节水灌溉工程后,比沟灌葡萄地每亩灌溉总量600方、减少了310方,亩均减少肥料费用180元,省工40%以上。同时,由于实行滴灌、管灌等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基地的葡萄个大质优,含糖量较高,亩均增收700元以上。

  据了解,宁夏贺兰山东麓是国际国内公认的酿酒葡萄最佳产区之一,也是我国酿酒葡萄三大“原产地保护区”之一。目前,宁夏初步形成了以农垦国有农场、青铜峡市、永宁县、西夏区、大武口区和红寺堡开发区六大葡萄产区的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产业带。2014年,宁夏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9万亩,产量20万吨,投产葡萄酒庄72家,综合产值65亿元,成为中国最大葡萄酒产区。

  近年来,宁夏党委、政府提出实施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建设后,许多人担心在非常缺水的宁夏,在戈壁滩上发展100万亩酿酒葡萄,会不会造成新的水荒?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屈冬玉告诉记者,针对这种担心,宁夏从一开始就遵循以水调结构、以水定产业、以水定规模的发展思路,用节水灌溉全面规划产业发展,在2013年出台《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时就明确规定,将产区列为特色农业节水示范区,建立健全节水补偿激励机制,发展节水型产业。

  宁夏林业厅副厅长、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介绍说,日前,宁夏又制定实施《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规程》,该标准采取了节水、水肥利用率高、保持土壤结构良好、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和易于控制的节水节肥水肥一体化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中的关键技术。通过实施,预计酿酒葡萄将增产10%以上,节水40%以上,节肥50%以上,水肥利用效率提高40%,每亩可节约施肥灌溉人工成本3-4个。标准的实施将从源头上为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节水高效栽培提供技术保障。

  “目前宁夏种植水稻1亩地需水1200立方米左右,种植玉米、小麦也需要600万至800万立方米水,如果贺兰山东麓100万亩酿酒葡萄全部采用滴灌栽培,一年就可以节水6亿立方米左右。”提起节水灌溉为葡萄产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远景机遇时,曹凯龙满脸喜悦。

  高效节水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动力

  走在中卫市环香山地区全长39.6公里的永大线上,映入眼帘的却是沿线两侧各500米长的压砂瓜地,每两行西瓜藤之间生长着采取地上覆膜、枝杆缠膜技术栽植的枝繁叶茂的枣树,地下铺设着从以色列引进的滴灌设施。8公里外的黄河水,经三级提升,以节水65%以上的水资源利用率浇灌着瓜田枣树,一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以前我们这儿是出了名的穷山窝,九分石头一分土,十年九旱,祖祖辈辈都是在这山沟里靠天吃饭。我家有30亩地,要是出现干旱,忙活一年甚至连种子都收不回来。为了补贴家用,丈夫不得不外出打工挣钱。”刚从地里回来的中卫市中宁县白马乡农民马彩霞,提起过去的生活不堪回首。

  “现在好了,有了政府的政策支持,路也修好了,贷款支持力度也大了,沙地里套种的枣树和硒砂瓜通过滴灌长势都很好,瓜的销售也不用担心,外地客商上门收购。今年硒砂瓜每亩能收入800至1000元。”说到翻天覆地的生活变化,马彩霞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马彩霞只是中卫市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受益户的一个缩影。中卫市副市长刘学智告诉记者,2004年以来,中卫市陆续建成以低压管道喷灌和拉水补灌为主的百万亩硒砂瓜产业带,种植区域涉及全市中部干旱带上的18个乡镇、65个行政村,直接从事压砂种瓜的农户达到1.46万户。中宁市香山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压砂硒砂瓜生产基地,成为宁夏“王牌”优势特色产业。

  刘学智还介绍,为了解决种植硒砂瓜一定期限导致土地板结无法再种植的难题,改变土地单一种植硒砂瓜的模式,同时实现了节水的目标,中卫市近年来又引进了以色列节水滴灌核心技术,大力推广“枣瓜间作滴灌”项目,在原荒山地压砂后随坡就势配套田间灌溉设备区栽植枣树等20万亩515.8万株,开辟出一片集生态保护、节水示范、特色农业、农民增收为一体的枣瓜间种良田。枣瓜间作滴灌项目区与传统灌溉相比,是传统灌溉用水量的1/4。

  “高效节水逐渐成为中卫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目前,中卫市形成了硒砂瓜补灌、香山北麓枣瓜间作、北部沙漠速生林滴灌等致富产业,当地农业生产不断向产业集约化、产品优质化转型,农民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多。今年全市计划再建高效节水10万亩,力争实现节水8000万立方米。”中卫市水务局局长姜守清说。

  节水灌溉救活了土地,致富了农民

  走进宁夏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万亩冷凉蔬菜种植基地,大型喷灌机正在给蔬菜浇水,一大片的西芹、马铃薯等各种蔬菜在这片看似贫瘠的土地上孕育生长,呈现欣欣向荣的绿色景象。

  问起收入,农民杨万清笑得合不拢嘴:“节水灌溉救活了土地,一般蔬菜原来每亩用水600立方米,现在只需200立方米,家里30亩地全部流转给合作社,一亩地有260元的租金收入,农忙田间打工,一年收入八九万元。今年正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盖新房呢!”

  原州区委书记吴万俊说,从尝试在中河乡建立第一个万亩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到中河、头营、三营等11个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基地的建成,原州区重点培育和发展马铃薯、冷凉蔬菜、有机枸杞等特色优势高效节水农业,实现了规模化布局、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经营。目前,原州区初步建成以福银高速公路为轴线,以清水河川为核心的清水河流域特色产业带,马铃薯种薯种植10.4万亩,由此带动全区马铃薯种植总面积达52万亩,冷凉蔬菜(包括设施蔬菜)发展到35万亩,枸杞种植面积达9万亩,特色产业面积占该区总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

  “节约用水、精细用水、高效用水,给原州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原州区通过大力推广以滴灌、喷灌、微灌等方式为主的现代节灌技术,节水幅度最高达到62%。同时,实施高效节水灌溉蔬菜亩均产量可达5200公斤,产值在6000到1万元之间,枸杞亩均产量达200公斤,产值在5000元左右,与大水漫灌条件下种植葵花、玉米、小麦等作物亩均产值1000-1500元的收益相比,效益成倍提升。”吴万俊和记者算了一笔账,“节水灌溉,让原州区近2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每年可节水2000万立方米,从而增加灌溉面积10多万亩,等于在引水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新增了一个‘扬黄灌溉区’。同时,节水每年为农民节省水费支出500多万元,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人均收入。”

  在“靠天吃饭”的宁夏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灌溉优势特色产业迅速崛起,让当地农民逐步致富。吴洪相介绍,预计到2015年底,宁夏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将达230万亩,可实现年节水1.4亿立方米,亩均节水180立方米,年增加粮食产量约1850万公斤、增加经济作物产值约1.4亿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55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77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51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16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599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67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83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81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