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规模化、标准化,还是个性化、小产区?中国茶业正在“找回自己”

2015-06-12 11:027500admin

  

图为江西星子庐山七尖云雾茶有限公司的茶农们在处处可见粘虫板的茶山上采茶。本报记者文洪瑛摄

  多年以来,“中国七万茶企竟敌不过一家立顿”一直被用来评价中国茶业“惨状”,“立顿”也因此一度成为许多茶企梦寐以求的目标。但在日前举行的中国茶业品牌与文创高峰论坛上,众多茶专家、茶人、茶企提出:就茶产业的条件和特色,以及多元消费的内在需求而言,中国茶业更应走以“个性化、小产区”为特征的“小而美”道路。

  中国茶叶有60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都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品质特点、历史文化,但随着英国“立顿”进入中国市场,许多人认为,中国茶叶只有实现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生产,才有可能做大做强,迅速走向国际。对此,论坛上诸多茶人提出异议,认为“立顿式”道路固然可取,但符合中国实情的首选,当属特色鲜明的小产区茶。

  鲁成银是中国农科院茶科所副所长、国家一级评茶师,他将茶叶产品分为“地缘”和“非地缘”两种。前者如西湖龙井等,由于品种、品质、品牌的鲜明特征,虽然产量不高,但特色鲜明;后者如“立顿”等,系工厂化拼配而成的产品,虽有规模和标准,可以行销全球,但因品质高度趋同,只能满足部分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鲁成银分析认为,中国茶业要走出国门,“大而全”的工厂化、标准化生产道路绝非主路,中国茶业应当依据自身的资源禀赋,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名茶变为名牌,将“地缘茶”发扬光大。

  但鲁成银同时指出,“大而全”和“小而美”两条道路,不是非此即彼,而是茶叶品牌主体基于内、外部经营环境分析,以及对未来茶叶行业发展趋势预判的基础上,对自身发展路径的一种合理选择,切忌盲目随流。

  这一观点得到阮浩耕的力挺。作为知名茶文化研究专家,这位75岁的老人,近年来一直呼吁中国茶叶应走“小产区”道路。他认为:“小而美”因讲究个性发展,更适合中国茶业规模不大、种类繁多、但特色鲜明的本质特征,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大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为这种个性茶提供了渠道和舞台,这样的发展抉择,符合了当代命题,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

  “中国茶业‘低、小、散、弱’是一个现实,但如果中国要成功打造茶企品牌,实现茶业强国,唯一的出路只能是集约化、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那从国情上就难以实现,这将是一个比较遥远的未来。中国茶企的品牌打造和产业做强,是否还可以有一条类似于家庭庄园的特色化、精品化的‘小而强’之路!”阮浩耕说。

  “无论是哪条道路,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关键都在于个性。”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认为,产品是一种客观存在,满足的是物质层面的需求,而品牌是一种主观存在,解决的是消费者精神层面的需求,因此,品牌与消费者生活和文化等偏好有着极大关系,正是这种偏好决定了消费习惯。就此而论,中国茶业必须突出个性塑造,才能实现立于不败之地。

  “‘立顿’尽管是工厂化生产,但针对年轻白领,突出了温暖、时尚、便捷的品牌个性。但中国茶最大的特点,是禀赋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千姿百态,如果抹杀个性,去适应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那无异于削足适履。”胡晓云认为。

  专家从理论上拨开迷雾,而一些茶企则从实践层面开始探索。来自杭州的“初印茶社”由一帮80后、90后组建而成,他们发现:许多地方名优茶不乏好的故事、品质和文化内涵,但因长期无人关注,正在走向衰落。由此,他们开始专注于小产区特色茶,首季以“寻根龙井”为起点,由杭州出发,寻找中国茶最初的印记。

  初印茶社创始人宋晓春甚至直接喊出了“立顿,NO!”。他认为,标准化是现代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但并不代表是最美、最自然的。他认为,越是标准化,茶叶就会越失去自然味道,在中国,保留和发扬不同小产区个性而美的茶,才是未来市场消费者品质生活中所需的茶。

  吴锡端原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或许是钟情于“小产区”,几年前,他离开协会,来到安徽祥源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职。吴锡端认为,“小产区”有自然、产制、历史、文化等四大价值,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因此,直接喊出了“小产区,祥源茶”。

  “如果中国茶业全部做标准化、集约化、工厂化的生产,这是对地方茶种资源和茶文化资源的掠夺和践踏!”吴锡端尖锐指出。

  尽管主办方并无刻意安排,要通过论坛达成某种共识,但众多茶专家、茶企的演讲几乎如出一辙:即以“个性化、小产区”为标志的“小而美”模式,可能更符合中国茶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有茶业评论家认为,中国茶业一直在摸索,试图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但多年来盲目崇拜“立顿”,认为只有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方式才能救中国,这种观点很值得商讨。这次论坛的意义在于正本清源,找回自己。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54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76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51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14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597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67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82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79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