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北京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2019-08-21 14:304620daxuwang农民日报

  北京作为古都,也是人类活动最早的区域之一,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比如知名的京西稻、北京鸭、北京油鸡等。新时期下,北京农业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如何促进北京农业文化遗产发展以及进一步传承和开发?这些问题亟待回答。

  8月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农学院主办,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北京市家禽创新团队等单位承办的北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决策咨询沙龙在北京农学院举办。来自国内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有关政府部门和协会的负责人、涉农企业等人员,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交流讨论。

  

  

  挖掘与保护并举——把牢乡村振兴重要抓手

  农业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史上最精华、最辉煌宝贵的财富。北京作为历史悠久的城市,正在全力建设全国文化中心。“随着都市的发展,北京的农业文化遗产怎么样去保护、去光大、去延续,甚至进一步的辉煌?我觉得是值得思考,或者也是我们要共同研究的话题。”北京农学院副校长段留生在致辞中表示。

  作为首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农业文化遗产不可或缺。为了让广大农业文化遗产的科技工作者更好地提出政策建议,北京市科协作为本次沙龙活动的主办方之一,十分重视专家代表的建议。“通过科协这个渠道,我们把科技工作者的心声愿望,以及在农业文化遗产有关方面的真知灼见和建议,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北京市科协调宣部刘发贤部长表示。

  为何要强调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会专家认为,其目的和宗旨是应对家庭农业和传统农业遭受破坏的趋势,应对石油农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保护农业遗产系统及其相关的景观、农业生物多样性和知识系统。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李先德,从农业文化遗产与乡村振兴关系的角度认为,农业文化遗产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提高农户效益、文化和教育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他还以云南红河的哈尼梯田、青田的稻田系统等为例,论述了农业文化遗产对推进当地乡村振兴的意义和实现路径。

  “对农业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已经成为农业农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多功能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某承介绍。

  

  

  抓机遇迎挑战——让特色畜禽产品“特”起来

  在上述背景下,与会人员围绕北京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北京特色畜禽产品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交流。

  北京烤鸭,众所周知。但是很少人知道,正宗的北京烤鸭,原料就是“北京鸭”。北京市畜牧总站副站长陈余从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角度提出,北京鸭如今面临着假冒问题突出、打假难度高,缺乏高效、准确、尖端的地理标志保护技术体系,发展空间压缩受限等问题。

  “北京鸭地理标志保护是2017年获得的,是全国唯一一个省级区域冠名的家禽地理标志。”陈余介绍,为了保护北京鸭,正在挖掘北京鸭的基因检测技术,以此鉴别品种。“我们现在已经取得一个国家发明专利,将来通过一个试纸条就能看出是不是北京鸭。我们想在今后一到两年之内推广应用。”

  与北京鸭一样,北京油鸡也是北京的特色家禽。近两年,受到政策影响,北京油鸡养殖场全部外迁。为了加快保护这一特色品种,2019年北京油鸡地理标志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希望今年让北京油鸡也成为带‘北京’字样的地理标志农产品。”陈余表示。

  北京黑猪是北京市畜牧行业自己培育,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之一,也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地方培育品种。为了保护好这一地方特色品种,首农集团旗下的北京黑六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做了大量的护种工作,通过扩繁,壮大了群体数量,从不足百头到2019年存栏能繁殖母猪达到1100多头。

  受到政策影响,2017年北京黑猪全部迁出北京。今后如何发展,成为企业的一大课题。“我们现在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实施品牌战略,通过商标注册、专利认证、域名购买等措施加强保护和利用;二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快品种培育,发挥品种特色;三是关注生存环境,加强企业管理,做好‘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北京黑猪已形成了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生产管理模式。”首农集团企业管理部部长王玉贵表示。

  

  

  注重活化开发——“京西稻”的招牌越擦越亮

  在北京农业文化遗产中,除了北京鸭、北京油鸡、北京黑猪等养殖行业的代表品种,在种植业上也有许多知名的产品,如京西稻、四座楼麻核桃等。如何做好这些产品的传承、保护和活化,也是与会代表十分关注的议题。

  京西稻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卢长江从京西稻的孕育和市场开发角度做了报告。“我们把京西稻做成中国真正的‘御稻米’概念,首先抓的是品质,恢复原有的种植方法中的精华部分,并结合现代科学融合形成新的‘御稻米’生产体系。”据他介绍,目前京西稻的种植体系分为古法种植区、循环农业种植区、稻鸭、稻蟹、稻鱼种植技术区等三个部分。

  据介绍,为了传承和发扬京西稻文化,京西稻文化研究会近年来注重挖掘历史记忆,形成影像资料,做成档案,在此基础上完善京西稻各个历史时间段的珍贵资料,为新时代京西稻的产品做好基础工作。

  而在京西稻产品市场开发方面,该研究会也做了许多工作。“比如我们打造伴手礼,跟故宫合作,进行‘皇家’谷稻销售。同时,推出文创产品、稻艺画等。这些产品都受到市民的欢迎,对京西稻的活化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卢长江说。

  实际上,京西稻越来越被人们广泛认知,还得益于近年来一些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推广的农业休闲旅游活动。“近些年我们每年都举办插秧节、收割节、钓蟹等农耕体验活动,还做了稻田认养,吸引许多市民参与。”北京大道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海威表示,目前正在筹建京西稻博物馆,以期进一步发扬好京西稻文化。

  在决策沙龙会上,代表们还从具体的生产实践层面分享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如北京绿多乐农业公司的林下油鸡养殖、顺义前鲁鸭场的鸭稻共生等。“这些优秀实践,以及与会专家带来的精彩专题发言,都为下一步北京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也将借此为北京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提供有关北京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决策。”北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华教授表示。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51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73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47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11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590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63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74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76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