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风雨70载:集体经济的前世与今生

2019-08-21 14:304630daxuwang农民日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回顾我国农村改革历程,农村集体经济一直是理论与实践的一个热点,梳理并深入认识集体经济,对理解当前农村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翻阅理论经典著作,无论是《国富论》,还是《资本论》,纵观近300年西方经济学史,从未发现有过集体经济这一理论命题。上溯中国几千年,也从没找到集体经济这样的词汇。

  在1956年之前,我国并没有“集体经济”这一命题。1950年6月30日,新中国第一部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明确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然而,这样的制度安排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新中国成立初始,农民生活水平低下,生产能力不足,劳动合作、守望相助就成了当时农民生存的必需选择。1951年底,中共中央《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社的决议(草案)》发布,合作社成为了一种基本的制度安排;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则标志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普遍推进。

  从1953年至1957年,互助组、初级社和高级社先后“登台”,并在高级社这一阶段,实现了转高级社与并大社——土地私有制即转为土地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农民对土地的完全产权就变成了集体拥有土地产权,这样的土地产权让渡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集体经济,以土地集体所有、集体共同劳动以及工分制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此后的1958年,人民公社开始出现,这个政社合一的组织参照巴黎公社的叫法,最早出现在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集体农庄,随后在全国迅速发展,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

  事实上,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里,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百分之九十的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是可能和必须谨慎地、逐步地而又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的。”建国后,1954年《宪法》首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将集体经济明确为一种国家层面的所有制形态。1957年6月2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开篇即讲:1956年,我国一亿二千万农户和五百多万个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已经变为集体经济。

  集体经济与时俱进,也经历了内部的关系调整,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肇始于上世纪1978年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当时,原有土地经营制度的低效率超过了农户生存所容忍的边界,其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昂交易费用让广大农户难以承担,改革的动力由此产生。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鲜红的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最终上升为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彻底打破“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由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此举当时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彼时,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仍然肯定人民公社的合法存在。随着中央1982年到1986年的五个重要的“一号文件”,正式肯定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终结包产到户长达30年的争论。直到1993年宪法修正案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体制表述为:“农村中的家庭联产承包的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并在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把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载入宪法,巩固了农村改革的成果。

  41年前的这项农村改革,以“统分结合”的制度设计,即由高度集中统一的集体单一经营转变为家庭和集体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使我国农村经营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然而,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所伴随的农村组织涣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亟待巩固,急需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增加村级组织经济来源,进而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2011年11月26日,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现场,经济学家厉以宁把学术的目光返至农村,“必须给农民以产权,农民没产权是没有道路的”。

  集体产权因为受到了一些限制,形成了一些自身的重要特征:既有私有产权的封闭排他(对外),又有共享产权的无主开放(对内)。从实践来看,这样的限制造成的产权残缺和弱化,才是集体经济长期以来欲振乏力的关键。

  2016年12月26日,中央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文件通过将农村集体资产分类,赋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地位,扩大集体资产来源等措施,为发展集体经济开出了“新药方”。三年来,这项改革正蹄疾步稳快速进行。日前,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公布2019年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第四批),包括12个省份、39个地市、163个县(市、区)的改革试点,到2020年10月底前要基本完成。

  伴随着集体产权改革,村集体开始依法运营、托管、入股、出租、出让集体资产并获取收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农村市场的交易密度和复杂程度不断提高,集体经济组织的产权交易与分工呈现出多样性……如果进一步解决集体经济内部激励和外部监督问题,加强集体组织治理,既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与农业家庭经营的主体地位,又通过股份合作制强化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将促进现代农业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和社会化,进而推动实施乡村振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51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73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47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11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590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63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74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76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