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脱贫攻坚不松劲

2019-10-25 13:213590daxuwang人民日报

  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再到精准扶贫,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出台实施了一系列中长期扶贫规划,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农村扶贫开发道路。70年,我们何以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贫困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下一步如何发力?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制度优势与扶贫模式共同创造减贫奇迹

  以现行标准衡量,197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发生率高达97.5%,农村贫困人口7.7亿人,而截至2018年底,只剩下1660万人未脱贫。2013—2018年6年来,农村累计减贫8239万人,连续6年平均每年减贫1300多万人。“中国贫困人口的减少规模和速度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说。

  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在快速经济增长和减少贫困方面取得了“史无前例的成就”。不少国外专家发出了“中国为什么能”的感叹。

  ——靠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南方减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洪绍华认为,带领广大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成为党和国家的一个施政目标,这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成事的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五级书记抓扶贫,形成强有力的领导。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举国之力大攻坚。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奔赴脱贫一线,与贫困群众汇成强大合力。“制度供给强有力,统筹各种资源,迅速投向最需要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李小云说。

  ——靠的是与时俱进科学的扶贫模式。“精准扶贫是以提高瞄准精度为核心,更加科学、有效的扶贫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说。以就业扶贫为例,2018年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259万人;实现7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贫困户生活质量全面提高,地区差距缩小

  过去我国曾面临普遍性的贫困。如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生活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全面提高。

  ——腰包越来越鼓。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371元,是2012年的1.99倍,比全国农村平均增速快2.3个百分点。

  ——短板加快补齐。截至2018年末,贫困地区通电的自然村接近全覆盖;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信号、通宽带的自然村比重分别达到99.2%、88.1%、81.9%。

  ——保障网越织越密。2018年,贫困地区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房或砖混材料房的农户比重为67.4%;贫困地区农村拥有合法行医证医生或卫生员的行政村比重为92.4%。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大对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推进东西部地区扶贫协作,区域性减贫成效明显。“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差距是地理环境、资源条件和历史原因造成的。”汪三贵说,扶贫开发的目标就是要尽量缩小差距,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不断积累,提高经济活动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改善公共服务。

  “缩小地区差距是一个长期过程。”魏后凯说,确保贫困地区发展更高增速是缩小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差距的前提条件,要依靠科技和制度创新,激活贫困地区各类资源,变潜在资源优势为现实经济优势。

  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防止返贫

  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从面上看,“三保障”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点上看,深度贫困地区依然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魏后凯说,剩余贫困人口大多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的深度贫困地区,而且相当大部分是因病因残致贫、缺乏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群体,脱贫难度大。要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增强脱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既要解决好眼下问题,更要形成可持续的长效机制。”李小云认为,要有能有效兜底的制度保障,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脱贫产业支撑。

  魏后凯指出,要想真正稳定脱贫,必须长短结合、标本兼治,通过发展长效扶贫产业,建立起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防止脱贫人口再返贫。

  如何“控增”、怎样“防返”,不仅是当前要攻克的难点,也是2020年后必须长效解决的难题。“绝对贫困问题解决后,减贫需要由扶贫向防贫转变。”洪绍华说,相对贫困将长期存在,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胜利后,精准扶贫仍需继续努力,不可有丝毫松劲。

  汪三贵说,绝对贫困问题得到解决后,扶贫开发的重点应转向进一步缩小区域和人群在收入、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防止相对贫困人口陷入绝对贫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03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293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492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241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488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590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581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390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