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玉米遭遇旱涝灾害应对措施

2015-07-23 11:18400admin

  编者按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很广,其产量受很多因素影响,而旱涝灾害是制约总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正值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积极应对旱涝灾害天气对玉米的影响,因地制宜及时搞好夏管,才能确保秋后夺丰收。

  我国地域广阔,玉米适应性强,所以种植区域也很广泛,但在各地区的种植分布却并不均衡。

  不同的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各异,降水量也不同。其中,干旱是制约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影响因素。

  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干旱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干旱对生育期的影响:在玉米苗期干旱会抑制玉米的生长速率,使发育期显著延迟,而在拔节期会促进玉米早熟,导致发育期明显缩短。

  干旱对株高的影响:干旱对玉米株高产生明显抑制。

  干旱对玉米叶片的影响:干旱会使叶片干卷萎蔫,进行光合作用的绿叶面积减少。

  干旱对果穗性状的影响:干旱会使玉米果穗穗长变短,果粒数减少,最终导致玉米减产。

  玉米受旱田间主要有如下表现:苗期干旱,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发黄,茎秆细小,即使后期雨水调和也不能形成粗壮茎秆,影响孕育大穗。

  玉米喇叭口期干旱,雌穗发育缓慢,形成半截穗、穗上部退化;严重时,雌穗发育受阻、败育,形成空穗植株。

  抽雄前期干旱,雄蕊抽出推迟,造成授粉不良,形成花籽粒。

  授粉期如果遇到干热天气,特别是连续35℃以上的高温天气,造成花粉生命力下降,影响授粉,形成稀粒棒或空棒。外观上花丝不断伸出苞叶,形成长长的胡须。

  一直处于干旱或半干旱状态的玉米,其植株矮小,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叶片卷皱,发黄,甚至枯死。如果旱情得到缓解,植株恢复生长,会恋青,在穗部上下节形成多个小的无效穗,并且容易招引玉米螟为害茎秆与嫩穗。

  灌浆期的玉米遭遇旱灾,则籽粒不饱满,穗棒松软,有的穗轴上籽粒呈从大至小梯状排列。

  如何应对旱灾对玉米的影响

  要充分发挥现有应急抗旱水源工程的作用,浇水保苗。集中有限的水源优先保证高产地块和处于临界状态地块用水,重点保口粮田、高效田,努力提高抗旱经济效益,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有条件的地方建议用“地龙”进行喷灌,浇水1~2天后要铲一次,破除土壤板结,防止水分蒸发。

  如果没有水浇条件,就要从以下方面做好应对:

  品种选择。注意选择种子拱土能力强、籽粒灌浆和脱水快、较抗旱的玉米品种。在中、下等肥力及盐碱地块,种植稀植或半耐密中早熟耐旱品种;在肥力较高、有机肥及化肥投入水平高及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可选择种植耐密、半耐密中熟或中晚熟高产品种。

  种子处理。播前进行种子精选和晾晒,挑选均匀一致的种子,选择晴天晒种三天,提高发芽势、抗病性和出苗整齐度。

  种子包衣。利用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防治苗期病虫危害,增强根系的活力和自身抗逆性。对玉米催芽种子不能进行包衣处理,防止出现药害。

  施肥要点。通过测土,实行配方施肥。

  增施钾肥能通过减少植株蒸腾损失来提高水的利用率,增强作物自身的抗旱力。结合播种每公顷施氯化钾100~150公斤为宜。采用化肥深施技术,做到种、肥隔离,避免烧种子和幼根,影响出苗。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用养结合。多渠道扩大肥源,通过增施农家肥、秸秆还田、种植绿肥以及深松等措施,加强农田培肥,改善土壤结构和供肥能力,提高化肥利用率并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

  加强田间管理,根外喷肥促生长。苗龄较小的地块要利用早晨或傍晚用尿素、磷酸二氢钾水溶液进行叶面喷肥。增加植株叶片水分,降温增湿,同时可给叶片提供必须的水分及养分,促进玉米生长。

  涝灾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涝灾较轻表现为玉米倒伏,对玉米产量影响较小;涝灾中度表现为玉米倒伏,而且玉米无法正常生长,减产一半甚至更多;严重涝灾表现为玉米根系无氧而死,会造成玉米绝收。

  积水会造成土壤板结,根系缺氧,吸收水分和养分能力弱,叶子失水缺肥发黄枯死;同时,降水带走土壤中大量养分,玉米缺肥,导致生长不良;田间湿度增加,病害发生严重。

  具体的田间表现为:

  苗期。从出苗到七叶易受涝害。当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使根部受害甚至死亡,当土壤湿度占田间持水量的90%时则形成苗期涝害。田间持水量90%以上持续3天,则玉米三叶期表现红、细、瘦弱,生长停止。连续降雨大于5天会造成苗弱黄或死亡。

  玉米中后期。是耐涝性较强的时期。地面淹水深度10厘米,持续3天只要叶片露出水面虽然不会死亡,但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在8叶期以前因生长点还未露出地面,此时受涝减产最严重,甚至绝收。若出现大于10天的连阴雨天气,玉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瘦弱常会出现空秆。

  大喇叭口期以后。耐涝性逐渐提高。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量之和大于200毫米或8月上旬的雨量大于100毫米,就会影响玉米的正常开花授粉,造成大量秃顶和空粒。

  玉米受涝的应对措施

  视灾情分类补改原则。对灾情非常严重、绝收地块,及时毁种,改种生育期短的其他作物;对灾情不十分严重,可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条件,促进玉米灾后复壮的地块,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绝收地块要抢时毁种。8月10日前,可以改种大白菜、萝卜、芥菜;8月10日以后,可以种植香菜、菠菜、樱桃萝卜或定植大葱等早熟或耐寒的蔬菜品种。涝灾偏晚不适宜再毁种其他作物,水浇条件好的地块可以考虑进行设施农业建设与生产。

  当遇到涝灾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补救:

  迅速排水降渍。农田长时间积水,土壤严重缺氧,农作物根系功能下降或窒息死亡。因此,暴雨后根据积水情况和地势,采用排水机械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把田间积水和耕层滞水排出去,减少田间积水时间,做好田间沟渠的疏通、清淤工作,确保田间沟渠的排水畅通。抢排明水,降低水位,预防二次涝渍。同时,要把叶片、茎秆上的糊泥掸掉或洗净,以恢复叶片正常的光合作用。

  早扶倒伏植株。暴风雨后,玉米可能出现倒伏。倒伏玉米茎叶重叠,不利于通风透光,造成田间郁闭,会引起病虫害蔓延而减产。因此,要尽早扶起倒伏的玉米,如果倒伏发生在拔节前,玉米自身有一定的恢复直立能力,不必人工扶直。如果倒伏发生在抽雄后,必须人工扶起,但要尽快扶起,最好在2~3天内完成。

  及时补肥促壮。玉米受涝后,一方面土壤耕层速效养分随水大量流失,另一方面作物根茎叶受伤,根系吸收功能下降,植株由壮变弱。因此,要及时补施一定量速效化肥,促进玉米恢复生长,促弱转壮。

  根外追肥。根外追肥,肥效快,肥料利用率高,是农作物应急供肥的有效措施。田间积水排出后,应及时喷施叶面肥,保证玉米在根系吸收功能尚未恢复前对养分的需求,促进尽快回复生长。玉米田每亩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1%尿素水溶液45~60公斤,进行叶面喷雾,每7~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

  补施化肥。植株根系吸收功能恢复后,再进行根部施肥,补充土壤养分,保证作物对养分的需要,促进植株转壮,减轻涝灾损失。玉米处于抽穗扬花期以前的地块,每亩补施20~25公斤高浓度复合肥,并于大喇叭口期或抽穗扬花期每亩补施7.5~10公斤尿素,促进玉米恢复健壮。

  抓好中耕培土。中耕锄划培土,具有疏松土壤、散墒,促进更新发育的作用。玉米受涝后,往往造成土壤湿度大、土壤板结、通透性差,致使玉米根系活力下降,抗倒伏能力低下。应抓住雨后晴好天气,及时中耕1~2次进行松土和雍根,破除板结,防止沤根,增强根系活力和植株抗倒能力。

  强化病虫害防治。受灾后,由于田间湿度大,往往会出现病虫害发生蔓延,因此,对受灾地块,重点做好中后期玉米螟等虫害和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56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79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52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17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601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69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85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82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