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好菜走出门 农民脱了贫——张家口蔬菜产业调研记做强蔬菜产业任重道远

2015-08-21 10:301760admin

好菜走出门 农民脱了贫——张家口蔬菜产业调研记

  张家口市沽源县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3000平方米的智能联栋育苗温室大棚,完全智能温控、自动喷灌,采用集成集约化穴盘育苗办法,培育马铃薯脱毒苗。

  张家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华山(左)正给张北县闪电河乡闪电河村农民李振泉讲解生态防控操作要领。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牧局在张北县张北镇庙滩村创建的300亩蔬菜膜下滴灌示范基地。

  在张家口沽源县闪电河蔬菜交易市场,哈尔滨人周金伟(中)专门收菜发给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阅读提示

  河北张家口,毗邻北京、一个知名度并不算高的地方,近来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原因就是,它与北京一起,将承办2022年冬奥会。人们第一次发现,张家口与首都北京竟联系得如此之紧!其实,作为首都的后菜园,张家口与北京市民的生活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近日,记者来此对其蔬菜产业进行了调研。

  重要支柱产业能量大

  这个夏季,不少北京市民发现,超市里的架豆比去年贵多了。

  “确实贵多了!8月第一周,每斤架豆批发价在2至3.5元之间波动。去年同期,架豆价格在0.8至1元之间,今年比去年平均高出205.56%。”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介绍说。

  鲜菜价格如果大幅波动,人们往往习惯性地想到山东寿光等地。实际上,北京夏秋季菜价波动,与张家口的关系可能更为密切,因为夏秋季北京蔬菜主要供应地是张家口。这次架豆价格偏高,根子也在张家口。

  有一个关于张家口竹竿的故事,可以形象地反映京城夏季架豆行情。

  种植架豆要搭架子,需要大量竹竿。张家口盛产架豆,竹竿买卖就成了一个产业。55岁的宣化人赵跃进就以此为业,给十里八乡的菜农提供竹竿。去年时兴种架豆,竹竿供不应求,赵跃进小赚了一笔。今年春季,他早早地趸足了货,谁知夏天都过完了,多半竹竿仍堆在院角。原来,去年张家口竹竿脱销,架豆种植面积过大,以致供大于求,价格低迷,今年部分种植户改种其他蔬菜,竹竿也就滞销了。

  “今年张家口架豆种植面积大减,供应偏紧,导致北京市场架豆价格全面上涨。”刘通说。

  凭竹竿销售情况就可预判北京夏季架豆的行情,张家口蔬菜能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据统计,张家口每年夏秋直供北京鲜菜260多万吨(不含马铃薯),占京津地区夏秋蔬菜市场份额的45%。

  “近年来,蔬菜种植业已成为张家口的重要支柱产业。”张家口市副市长贾利军说。张家口市下辖13个县,蔬菜大县占8个。即便受去年全国蔬菜销售价格低迷影响,今年当地蔬菜播种面积仍高达150万亩(不含马铃薯)。其中,仅坝上地区沽源、康保、尚义、张北4县,蔬菜种植面积就有65万亩。坝下地区的宣化县、蔚县种植面积均增加到10万亩以上。全市蔬菜有36个种类400多个品种,既有传统的大白菜、圆白菜、白萝卜、胡萝卜、芹菜,也有特色鲜明的彩椒、生菜、西兰花,满足市场多样性需求。

  张家口85%以上的蔬菜销往市外,对有效保障全国夏秋淡季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2014年,当地蔬菜出口量多达15.29万吨,远销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

  无公害蔬菜这么种

  盛夏清晨,走在张家口广袤的原野上,头顶湛蓝高远的天空,沐浴清新的空气,感觉心旷神怡的同时,也感到丝丝寒意。这里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这里昼夜温差大,害虫夜里被冻死,因此虫害少,基本不需用农药。”张北县农牧局局长任彦林说。张北县自2004年以来,蔬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8万亩,年总产量70多万吨,外销约65万吨。全县18万亩蔬菜,有17.708万亩已通过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所占比例高达98.4%。

  目前,张家口市经备案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已达132万亩。得天独厚的特殊气候,使张家口成为国内无公害蔬菜重要产地之一。然而,张家口蔬菜要赢得良好口碑,却不能仅仅仰仗气候条件。

  在闪电河乡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2.22万亩菜地里,每隔10来米就挂着一张黄色的黏虫板。亮黄明快的色调,点缀在暗绿色的芥蓝中,煞是抢眼。园区管护员牛慧坤说,蚜虫、白粉虱、斑潜蝇等害虫具有趋黄性,黏虫板结合性诱剂、杀虫灯,可高效、生态地消灭害虫。一茬蔬菜,传统办法需喷5次农药才能有效防虫害,采用黏虫板这种物理防治技术后,用药可减少到两次,不仅绿色环保,而且每亩能节省支出60元。

  据张家口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华山介绍,近年来,张家口市在蔬菜种植中大力推广防虫网、黏虫板、性诱剂、杀虫灯等生态防控技术。截至去年底,全市蔬菜生态防控技术示范推广防虫网7.86万亩、黏虫板10.04万亩、性诱剂5.21万亩、杀虫灯1.07万亩。“虽然在全市150万亩蔬菜中,这个面积并不算大,但示范作用非常大。”

  55岁的闪电河乡闪电河村农民李振泉,自家种的50亩菜地紧邻闪电河乡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去年他亲眼看到园区生态防控技术效果神奇,今年7月10日栽下芥蓝后,也挂起了黏虫板。“到目前都没喷过农药,可省事了!”

  据了解,为确保张家口蔬菜“无公害”,当地农业部门近年来一直坚持筛选、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目前已累计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106.46万亩。高效生物制剂苦参碱、藜芦碱、苏云金杆菌、鱼藤酮也推广了16.27万亩。“新型药剂不仅防治效果好,而且确保了蔬菜质量安全,防止环境污染。”高华山说。

  为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张家口市努力加强蔬菜质量安全监管,狠抓蔬菜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今年截至目前,已出动农业执法人员4500余人次,分片包干,对农资经销门店展开不间断拉网式检查。“全市已抽检蔬菜样品7624个,抽检合格率100%;常规检测312个,抽检合格率99%。”张家口市农牧局蔬菜科科长张艳欣说。

  起步晚不等于起点低

  与山东寿光等先行者相比,张家口蔬菜产业起步只是近几年的事,但起步晚不等于起点低。

  在张家口市沽源县县城东北10公里处的闪电河乡,有一大片菜地。白色的大棚一座挨着一座,似乎一直绵延到天际。这里是沽源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园区。园区跨6个自然村,集中耕作2.22万亩,建有春秋大棚300座,铺设地下灌溉主管道21.3万米,配套建设机井、节水首部、智能井房各428处,以及地下水位动态监测设备、土壤墒情监测设备、防洪预警监测设备和气象观测站各一套,网络监测全覆盖,实行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

  “以前给自己家种菜,两三亩地就能把全家人忙得够呛。现在我一个人负责照看30亩,工作还很轻松。”牛慧坤说。60岁的牛慧坤家里有40亩田,以前自己种菜经常要雇七八个人帮忙,每天每个男工费用要上百元,牛慧坤觉得实在不便宜。牛慧坤前两年将40亩田都流转给园区后,自己也到园区上班,每月工资3000元。“3000元的工钱,就能种那么大一片地,真是开眼了。”

  最让牛慧坤信服的是园区内一座3000平方米的智能联栋育苗温室大棚。这座大棚投资400万元,完全智能温控、自动喷灌,采用集成集约化穴盘育苗办法,培育马铃薯脱毒苗。每茬可产66万粒微型薯原种,每粒市场价0.2元,每年可培育两茬,年毛收入26.4万元。据闪电河乡乡长钟宏伟介绍,园区由闪电河富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引进北京、沽源两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划总投资1.1亿元,具备集约化穴盘育苗、节水灌溉、生物防控、配方施肥、机械轻简化栽培、采后处理等6大功能。“以闪电河蔬菜交易市场为龙头、专业合作社全程服务、合作公司提供技术支撑、种植大户示范引领、农户积极参与的‘龙头市场+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现代产业化经营模式,在闪电河已初步形成。”钟宏伟自豪地说。

  据统计,目前张家口市级以上蔬菜种植龙头企业已有68家,涵盖种植、流通、加工各个环节。全市建有蔬菜恒温库1000多个,年储存能力500万吨;有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10家、产地批发交易市场90多个,年交易能力达400万吨。

  贾利军市长说,张家口已形成4个蔬菜优势产业带:一是坝上无公害错季菜生产区,以发展露地和地膜栽培为主,春秋大棚正在逐步兴起,主栽大白菜、菜花、甘蓝、西芹、萝卜、架豆等品种;二是坝下丘陵区无公害错季菜生产区,以露地栽培为主,主栽甜椒、豆角、番茄、茄子、黄瓜等品种;三是城镇郊区、河川区无公害设施菜生产区,以温室、大中小棚、地膜蔬菜生产为主,主栽黄瓜、番茄、韭菜、大蒜、西葫芦、洋葱、食用菌等品种;四是崇礼、怀安、赤城及张北、沽源部分区域的无公害特菜生产区,以引进发展新、优、特菜的栽培为主,主栽西兰花、生菜、彩椒、架豆等品种。

  目前,张家口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1050个,蔬菜品牌注册了50多个。“坝上蔬菜”、“崇河”、“家家福”、“大青沟佳禾”等品牌在全国蔬菜市场上已小有名气。

  特色产业成减贫利器

  8月17日中午,在赤城县雕鹗镇小雕鹗村河南九州财富集团的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村民赵向红正给大棚卷帘透气。

  小雕鹗村地处深山,这里地瘠水少,长不好庄稼。以前,赵向红和乡亲们一样,每年靠种莜麦为生。莜麦亩产只有两三百斤,勉强糊口。现在,村民将全部农田流转给九州财富集团,运用膜下滴灌种植技术种菜,不仅每年每亩能拿到500元地租,在大棚里干活,每天还能拿到六七十元工资。现在全村人已摘掉了贫困帽子。

  作为河北省及北京周边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张家口13个县除怀来外,有12个是国家级或省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在张家口市确定的十项扶贫模式中,特色农业扶贫排在首位。而在特色农业中,蔬菜产业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以赤城县为例,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李永锋说,当地不遗余力发展“优质高端、规模高效、集聚集约、绿色生态”的蔬菜种植业,打造了“镇宁堡—雕鹗—后城设施蔬菜”和“独石口—赤城镇—龙门所露天蔬菜”两大优势产业带,蔬菜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12万亩增加到今年的16.5万亩,装备了蔬菜智能化检测系统、节水工程管理网络,9万亩蔬菜通过了“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2014年蔬菜总产量达到48万吨,产值达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6578元,比2011年增长了63.6%。

  崇礼县上三道河村党支部书记张林,2006年带头发起成立崇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众合蔬菜专业合作社,如今已发展蔬菜大棚570座。农民以前种一亩莜麦,收入只有两三百元,现在跟着张林种大棚彩椒,每亩纯收入达1.2万元。上三道河村种菜挣了钱,又建成绿色长廊132米、采摘蔬菜大棚60个,发展观赏采摘品种59个。游客自己亲手采摘的鲜菜,按每斤10元收费,价格比大宗收购价高出好几倍,城里人仍纷至沓来。仅此一项,上三道河村农户每年就增收150万元。

  崇礼县农牧局局长葛继冰说,像崇河这样成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龙头企业,全县还有7家。近年来,崇礼县整合财政资金、农口资金,累计投入3.8亿多元,大力扶持蔬菜产业。2015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2.5万亩,全县农民“人均一亩菜、户均一亩棚”。目前每年蔬菜总产量50万吨,总产值5.1亿元,全县农民人均蔬菜收入5300元。“蔬菜产业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

  2013年时,张家口全市还有贫困人口94.76万、贫困村1723个。到2014年底,贫困人口减少到75.41万,崇礼县已率先脱贫出列。“蔬菜产业对贫困户脱贫致富贡献极大。”张家口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张树旺如是说。真是:好菜走出门,农民脱了贫。

  从张家口进京,山高路难。记者返京时,见大山里京张高速铁路正加紧施工。2019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开幕前夕,京张高速铁路将通车,两地往来时间将从4小时缩短为50分钟。崇山峻岭之中正艰难开辟的,不正是张家口蔬菜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吗?


做强蔬菜产业任重道远

  调研张家口蔬菜产业,有3个细节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一是在张家口沽源县闪电河蔬菜交易市场,外地商贩将新收购的鲜菜,装入山东某著名蔬菜产地专用包装箱中发货;二是在北京新发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近来张家口架豆、菜花价格暴涨,架豆周环比上涨44.74%,菜花同比上涨435.71%;三是膜下滴灌在干旱缺水的张家口蔬菜产区已全面推广,但人们对即将来临的残膜白色污染似乎仍一无所知。

  被商贩充作知名产地蔬菜套牌出售,一方面说明张家口蔬菜品质确实很好,另一方面则说明,张家口蔬菜市场营销、品牌建设还较薄弱。北京近来架豆、菜花价格暴涨,是因为一山之隔的张家口去年架豆、菜花遭遇滞销,今年不少菜农改种别的蔬菜,导致供给不足。张家口夏季架豆、菜花产出不足,而使从未进京的辽宁葫芦岛架豆得以乘虚而入,连路途遥远、运费高昂的甘肃菜花也得以杀进北京。往小里说,张家口蔬菜白白丢掉了市场;往大里说,社会物流成本大幅增加。由此看来,在市场预警、均衡种植方面,张家口可做的工作还有很多。

  膜下滴灌节水增产效果确实非常显著,在干旱缺水的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已得到验证。不过,残膜污染导致作物大幅减产,如今也是西北干旱地区普遍头疼的问题。宁夏等地近年来依赖机械回收残膜,蔬菜大棚低矮狭小,机械作业很难行得通。膜下滴灌在张家口刚起步,此时如不未雨绸缪,将来恐难以收拾。与粮食等大田作物利润微薄不同,蔬菜尤其是高端蔬菜属于高附加值产业,在推广使用价格较高的环保型农膜、可降解农膜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本优势,当地宜早作安排。

  当前,张家口蔬菜就像一个质朴的山里娃,正从贫困大山里一步步走出来,期待他走稳走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57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82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52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19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602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71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87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83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