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36年,她只为那粒抗旱高产麦——记河北省农业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陈秀敏

2015-09-07 10:531220admin

  

陈秀敏在田间察看小麦生长状况。资料图

  “这么多年来,我就是要找到那粒抗旱高产麦。”8月28日,冀南玉米渐渐变黄,陈秀敏奔走在各地田间,察看墒情。她说:“黄淮地区将迎来秋收,农民要准备麦种了,我还是想多看看土壤情况,需不需调整秋播时的技术事项。”

  华北是小麦主产区,有“十年九旱”之说。可是,从2004年开始,河北夏粮生产实现了“12连增”,这是广大农民兄弟努力的结果,也是千千万万农技工作者努力的结果。陈秀敏历经20余年,主持育成“衡观35”等小麦新品种,被誉为“我国历史上冬小麦生产适应范围最广的抗旱节水高产品种”,已累计推广面积1.65亿亩,增产69.53亿公斤。

  育种就像绣花,要“泡”在田里优中选优

  “我大学毕业就干上了这行,如今36年了。”为采访陈秀敏,记者几次联系她,均因她在外地麦区调研而未成行。

  “陈老师来俺们村,都直接进麦田看苗情、墒情。”位于黑龙港流域的深州市大前营村和高家庄村麦田,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研究所示范基地。大前营村支书记曹利增说,陈秀敏不善言谈,说起话来准是麦苗管理的那些事儿。采访前,记者从网上搜索,关于陈秀敏的新闻很少,可大前营村的农民兄弟,却都能讲出几件她在麦田里的故事。

  1979年,26岁的陈秀敏从河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就走上了育种工作岗位,长年奔走在农业科研生产第一线,是我国知名的小麦育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她对记者说,小麦育种是一项在艰苦环境下进行的科研活动。

  每年“五一”前后,为了选出最抗旱高产的麦种,往往要做几百个组合,选出几千株母本,去掉每穗上的雄蕊,然后再选定更多株父本上的花粉,一株株为去雄的麦穗授粉。为了防止串粉,还要给每个麦穗套上纸袋。在炎炎烈日下,陈秀敏要像绣花那样认真操作,年复一年地观察筛选,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不顾风吹、日晒、雨淋,像呵护婴儿那样照料这些“种子选手”。否则一个小小的环节出了问题,就会让数年心血付诸东流。

  在培育抗旱节水麦种过程中,陈秀敏通过人为创造有利和不利的水分条件,以挖掘和聚合丰产与耐逆基因,同时进行根系大小与活力、叶片失水率和光合速率以及籽粒灌浆速率等生理指标测定,强化抗旱节水、高产、广适和多抗目标性状的选择,创建了抗旱节水高产小麦“不同世代水旱交替定向培育综合选择技术”,育成“衡观35”等15个节水高产小麦新品种。2013年,这项育种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为今后小麦抗旱节水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有了节水好麦种,才能在缺水地区取得高产

  2009年春季,我国北方麦区普遍遭遇50年不遇的干旱天气。陈秀敏在高家庄村麦田向农民介绍,冀东南多为黑龙港流域,地表水盐碱现象严重,用深层地下水灌溉小麦成本很高。但是,种上了抗旱小麦“衡观35”,实施“一水两用”和“两晚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灌浆期喷施叶面肥,还是能实现增产的。

  当年夏收,正如陈秀敏所言,历经20余年培育成功的“衡观35”小麦新品种,在“特大干旱这年”表现突出,国家小麦专家在新乡七里营镇万亩示范现场实收实打,春季浇水(50方/亩)一次情况下,“衡观35”小麦亩产650.1公斤。在黄淮黑龙港流域深州市林铺村,小麦亩产达675公斤,刷新了河北小麦亩产纪录。

  在这个火热的6月,黄淮南片、北片,长江中下游及我国北部四大麦区捷报频传:“衡观35”平均亩产500公斤~550公斤,最高亩产达到675公斤,比其他品种增产50公斤~100公斤,该品种就像一匹耀眼的黑马,“火”遍大江南北。

  “华北是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靠超采地下水来提高小麦产量的做法要不得。”陈秀敏说,“‘衡观35’为小麦一级抗旱品种,也是国家重点示范推广品种,具备抗旱、抗倒,抗白粉、抗叶锈病,抗干热风、抗穗发芽的综合抗性能力,解决了生产上“矮秆大穗品种不抗旱,节水性差、早衰不高产、适应性差”等突出问题,填补了跨黄淮南片、长江中下游、北部四大麦区均宜种植的抗旱节水、高产广适型小麦品种的空白。”

  据了解,2004年,“衡观35”通过河北省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2011年获农业部农业科技奖一等奖,2013至2015年连续被列为国家小麦推广主导品种。2008年夏收,该品种在湖北省襄樊麦区创下不浇水情况下,最高亩产达710公斤,是我国历史上冬小麦生产适应范围最广的抗旱节水高产品种。

  “有生之年,我要找出那粒最耐得住干旱又高产稳产的麦种”

  当前,华北麦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地下水超采问题十分突出。河北年均超采地下水约50亿立方米,累计超采地下水1000多亿立方米,而农业灌溉占用水总量的70%,水资源缺乏的现实与农业持续增产之间的矛盾日益严峻。

  “尤其是河北夏粮实现了12连增后,农业节水势在必行。”陈秀敏说,“农业增产稳产,决不能以透支水资源为代价,对于育种工作者来说,必须立足于缺水这个现实,培育更多更好节水抗旱、稳产高产的新品种来。”

  “九五”以来,陈秀敏带领的育种团队,以抗旱节水、高产广适为主攻目标,立足河北,面向华北平原开展研究工作,主持持国家科技部、财政部、农业部、发改委等部门研究课题40多项。她主持育成“衡观35”、“衡4399”、“衡4444”、“衡136”、“衡6632”等系列抗旱节水、高产广适小麦品种15个,均在生产上得到了大面积推广,成果转化率达100%。尤其“衡观35”,目前已推广11年,在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天津9省市51个地区累计推广1.65亿亩,总计增产小麦69.53亿公斤,在节水区推广总计节本19.62亿元,获得经济效益307.96亿元。

  “在今后时间里,我要进一步总结、改进几十年来的育种方法,与年青人一起推进小麦育种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同时,要研究黄淮地区土壤、气候条件,努力培育出抗旱效果好、增产稳产好、适应更加广泛的小麦新品种。”陈秀敏说。她要把育种方法、麦区生长条件结合起来,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高产稳产结合起来,培育出最适合中国土地生长的那一粒麦种。

  陈秀敏在抗旱节水小麦品种研究方面,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的广泛赞赏,走在了小麦育种研究的前列,荣获“全国农业科普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30多项号。目前,陈秀敏担任国家小麦改良中心衡水分中心主任、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等职务,依然奋战在育种工作第一线。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稻花香里说丰年”——第十七届农交会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侧记
  本网讯 “这可不是一般的牛肉,它可是‘牛中贵族’,来自三江源、可可西里的牦牛肉!”11月14日晚,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稻花香里说丰年”全国品牌农产品专场推介活动现场,青海

0评论2019-11-20457

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高峰论坛在南昌举行。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讲话,他强调,农业品牌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

0评论2019-11-20382

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在南昌召开
  本网讯 11月15日,第十七届农交会期间,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法国农业和食品部部长纪尧姆在南昌共同主持召开中法农业及食品合作混委会第六次会议。   韩长赋欢迎法国应邀担任农交会主宾国,向中国消费

0评论2019-11-20553

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督导组赴安徽开展督导检查工作
本网讯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组成国家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第三督导组,在安徽省开展督导检查。联合行动工作组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率队督导。

0评论2019-11-20320

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举行
本网讯 11月16日,“春华秋实话嘉年·农民丰收节与乡村文化发展论坛”在江西南昌举行。论坛就如何推动中国农民丰收节成风化俗、塑造中国乡村文化符号开展讨论,并发布《2019中国农民丰收节研究

0评论2019-11-20602

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
本网讯 11月16日,第五届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推介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全国政协委员、农业农村部原党组成员、原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宋建朝出席并讲话。   会议指出,农

0评论2019-11-20671

亚洲11国达成草地贪夜蛾防控昆明共识
  本网讯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省昆明市联合召开亚洲区域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国际研讨会,共商协作推进草地贪夜蛾可持续治理大计。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及孟加拉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尼西亚

0评论2019-11-20688

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19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
  11月1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发布了中国农业品牌目录300个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00个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榜单和影响力指数评价榜单,备受瞩目,充分彰显了中

0评论2019-11-20483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南昌开幕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
  本网讯 11月15日,由农业农村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江西南昌开幕,共有8000余家企业携5万余种展品参展,吸引世界各地2.3万余家采购商。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

0评论2019-11-2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