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进口奶热销代理商却叫苦

2015-06-08 15:051290
 随着关税下调、欧盟牛奶正式“开闸”,一大波进口牛奶汹涌而至。

连日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超市的液态“洋牛奶”品牌已有十多个。其产地涵盖德国、法国、荷兰等欧洲主要产奶国和澳大利亚。

相比之下,国产液态奶主流品牌仅有两三个。销量也从以往的主力军地位,变成渐渐开始与“洋牛奶”平分秋色。

超市里洋牛奶比国产奶卖得好 六一儿童节刚刚过去,来超市为孩子购买牛奶的家长并未减少。记者观察发现,来超市购买牛奶的消费者,更多开始驻足进口牛奶的柜台。

“很早以前就开始尝试进口牛奶了,口感不错,欧洲标准感觉品质更有保证,给我们家孩子喝着放心。”家住河西的张妈妈这么说。记者在长沙各大超市随机采访数位消费者,他们纷纷表示之所以选择进口奶,是因为国产品牌之前各种负面新闻让人觉得不够放心。特别是作为给孩子喝的牛奶,宁愿选择价格稍贵一点的进口奶。

市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消费观念的变化。记者在麦德龙、家乐福、家润多等多家大型超市采访发现,往年国产牛奶打天下、进口牛奶靠边站的状况已经改变。来自德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牛奶今年增加到了10多种,最多时还能占到超市乳品专柜的三分之二。

“德国德亚、法国百吉福的牛奶都卖得不错。”麦德龙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来这里买液态牛奶的80%都选择进口牛奶,且这类消费者以25岁以上年轻人和有小孩的家长居多。

业内认为,大批进口牛奶来华,与欧盟牛奶正式“开闸”、宣布从今年4月1日起取消已实施30年之久的奶制品配额制,以及进口牛奶关税不断下调有很大关系。

国产品牌花样促销但效果不佳 为了应对进口牛奶的冲击,在市区各大超市,多个品牌的国产乳制品都搞起降价促销、捆绑销售、附带赠品、免费品尝……记者在超市观察到,国产某品牌16袋装的纯牛奶外箱上捆绑着4袋同等规格的鲜牛奶,有的超市甚至直接在货架上方贴着“天天便宜”等促销字样。

相比之下,进口鲜奶的促销“火力”也不示弱。记者在超市留意到,进口鲜牛奶包装多为1L盒装,售价也在10元至25元不等。多数进口品牌鲜牛奶降幅超过两成。甚至有1L盒装的进口鲜牛奶的价格还不到10元,与国产1L盒装鲜奶价格相差无几。

进口奶价格跳水,让国产奶的保卫战显得异常艰难,即使降价促销效果也还是不尽如人意。

“目前,长沙家乐福各大门店的1L国产液态奶只压缩到了蒙牛和伊利两个品牌。”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进口牛奶的品牌一年来井喷到了10多种,销售份额也占到1L液态奶的80%,销量相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0%。

观点:近半代理商亏损,进口奶有硬伤 尽管政策为进口牛奶带来了许多利好,但“洋牛奶”发展背后仍有隐忧。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近四年数据来看,进口牛奶价格虽然大幅跳水,但由于产品保质期短,运输时间长,代理商的风险很大。

王丁棉介绍,近四年来,进口牛奶的价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动:2010-2011年,进口牛奶处于高价位,约合30-38元/L。2012-2013年,进口牛奶的价格降到了25-30元/L。今年,价格已经降到了10-25元/L。

记者留意到,超市的进口牛奶保质期大多为半年。但由于物流运输、海关检查等手续流程时间长,到长沙本地超市时,离生产日期基本已经过去三个月。许多快到期的牛奶只好进行“买一赠一”等捆绑销售。这成为了其销量进一步扩张的硬伤。“许多对保质期敏感的普通消费者仍难接受。”王丁棉说,“(进口牛奶)代理商约有一半处于亏损状态,未来发展仍然存在较强阻力。”

(资料来源:潇湘晨报)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黑龙江省供销社推进奶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从转变经营方式、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打开改革突破口,黑龙江省供销社在充分发挥为农服务作用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全省奶业产业发展,走出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潜能充分释放的改革之路。这一新突破,获得

0评论2018-08-0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