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加工企业亏损严重 亿吨玉米库存“堰塞湖”

2015-01-31 17:171500大畜网华夏时报
 “老百姓都在把玉米源源不断地拉到粮库,临储的价格要比市场价高一大截,不卖给粮库卖给谁?”1月29日,黑龙江省肇东市农民程立波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这并非个案,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估计,2014/2015年度国储玉米库存可能增加6000万吨以上,总库存达到1.2亿吨,相当于全国近8个月的消费量。库存“堰塞湖”割裂了市场各方的联系,整个产业链陷入畸形。

由于原料玉米价格长期维持高位,而淀粉、酒精、饲料等下游市场产品价格却长期在低位徘徊,在上下游的夹击之下,玉米深加工企业经营深陷困境。而此前被禁止进口的MIR162玉米获得了农业部的批准,廉价进口玉米对国内高价玉米的冲击在所难免。

亿吨玉米压库

1月中旬以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进度继续加快,且反超去年同期。最新统计显示,截至1月20日,东北临储玉米收购量达到3319万吨,已反超去年同期3277万吨的水平。

东方艾格农业资深分析师马文峰指出,2013/2014年度国家临储收购玉米7000余万吨,目前又增加了3300余万吨,临储收购玉米已经超过1亿吨,“相当于全年一半的产量都压在了库里。”

托市收购玉米导致国家政策性粮油库存大幅增加,按照常理,国家收购3500万吨以上玉米就已经打破了市场供需平衡点,而目前收储量数倍于此。

“今年国储玉米库存增幅将创下历史最高纪录。”中国淀粉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

玉米临储政策至今已连续执行了7个年头。据马文峰介绍,国家的托市收购,将玉米价格逐年抬高,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购价格已由本世纪初的900元/吨上升到目前的2300元/吨,上涨了近1.6倍。

“玉米市场主体价格预期被严重扭曲,贸易经营企业空间缩小,造成产区和销区、东北产区和华北华中产区、原粮和产成品价格呈现倒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部研究员李喜贵称。

托市收购的负面影响,实质体现在企业、农民不存粮,而政府粮油库存则创历史新高。

企业大面积亏损

中国玉米网信息中心总经理王宝全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原料成本居高不下,同时下游需求不足,玉米严重供过于求,现在部分玉米加工企业亏损比较严重,开工率不足60%,淡季的时候会降到40%左右。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今年1月份国内多数饲料企业遭遇“寒冬”,预计月销量环比下降5%-10%,部分企业环比降幅可能更大。

马文峰注意到,虽然近期山东深加工企业因节前备货需求加大了玉米收购量,一度拉动当地玉米价格连续两日反弹,但在当前全国深加工企业几乎全线深陷亏损、开工率有限的情况下,收购潜力并不大。

东方艾格农业日前发布的报告亦显示,酒精、淀粉等深加工利润明显下滑。马文峰坦言,如果政策不调整,玉米深加工企业就活不下去。

“现在玉米原料价格还维持在2300元/吨的高位,但酒精的价格却比往年下降了不少,尤其是这两个月出现了大幅下滑,现在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可能。”东北一家玉米深加工企业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

实际上,国内的玉米加工企业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据了解,国内玉米价格比国际高600元/吨。

多家企业界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像酒精、淀粉等玉米加工成品,国内、国际都在一个开放的市场化平台上竞争,但内外价格倒挂,并且价差在逐年扩大,制约了加工企业的发展,无法同国外巨头竞争。

进口冲击将加大

海关数据显示,2014年1-12月,我国进口玉米259.77万吨,同比下降20.42%;我国进口玉米平均成本为278.36美元/吨,完税后为2050元/吨,同比下降63元/吨。

“进口减少,主要是因为去年我国海关退运了大批未经我国批准的转基因品系MIR162玉米,同时还大量退运了未经我国批准的转基因品系MIR162玉米酒糟粕。”马文峰说。

王宝全也向记者证实,去年国家发放了720万吨的玉米进口配额,但实际进口的玉米一共才263万吨。

近年来,进口美国玉米和玉米酒糟粕的主要销售地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当地很多大型饲料企业出于节省采购成本的考虑,每年均大量采购进口美国玉米和玉米酒糟粕。自去年我国政府加强对进口玉米市场的管理以后,未经我国批准的转基因品系MIR162玉米和玉米酒糟粕被大量退运,很多饲料企业转而采购国产玉米做原料。

但国内玉米高昂的价格,令加工企业难以接受。他们更希望国家放开玉米进口,以保证低廉的原料源源不断地供应。

据马文峰透露,部分机构及国家统计局下调国内玉米产量,迫使中国政府放开国际市场中部分转基因玉米的进口。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玉米产量为2.1567亿吨,比去年的2.18亿吨减少1%。而与此同时,此前被禁止进口的MIR162玉米获得了中国农业部的批准。

这意味着2015年进口玉米将大量涌入,同时进口玉米酒糟粕很快也会大量涌入,市场供求格局也会发生较大改变。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进口玉米酒糟粕238.22万吨,2013年进口量在400万吨左右。马文峰预计,在2015年进口无阻碍的情况下,玉米进口量将会超过500万吨。或许,廉价进口玉米的冲击,仅仅是个开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小”蒜头“大”收入
这3亩大蒜除去成本,还有近万元的纯收入!宁陵县阳驿乡袁庄村的郑传海高兴地说,俺现在靠着种大蒜富起来了。  阳驿乡土质与地方不同,这里大部都是沙质土,很适宜大蒜种植。大蒜一卖蒜薹,二卖蒜头,整个生产期很少生病虫害,不需要喷洒农药,是人们喜欢的绿色食品。虽然播种和收获的程序麻烦,可当地农民依然愿意种植。

0评论2019-07-08284

勃利虾稻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基地
夏至暑相连,水满稻田间。当前正是水稻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勃利县适时推广了稻田放养小龙虾的科学种养殖式,利用虾兵蟹将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使得稻田避免了打农药和施化肥的尴尬,提升稻米品质,小龙虾也健康成长,变得肥美。这种共生、互补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实现了一地多业,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的z佳效果。  近日,勃利县

0评论2019-07-08284

祥云县乡村文化建设结硕果
祥云县积极展示民族传统文化、展演**民间文艺,加速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解决好文化惠民z后一公里问题,不断加强和巩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使农村群众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针对偏远农村一直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盲点和薄弱点,祥云县将如何打破地理和时空限制,把公共文化服务延伸到基层作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

0评论2019-07-08261

上海青浦:“莲湖”上的“田园综合体”美景初现
整齐漂亮的花园小院、垂柳婀娜的带水河堤、碧叶连天的千亩荷塘经过3个多月的改造,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青浦莲湖村面貌已经焕然一新,进一步凸显村庄自然肌理。  美在生态、富在产业、根在文化乡村振兴的理念,在莲湖村落了地开了花。  主导产业进一步凸显。形成了蛙稻米、茭白、红柚、蓝莓、铁皮石斛、莲藕等5个市场潜

0评论2019-07-08313

京郊农业的绿色变奏
刚过三夏,走入京郊顺义,已看不到村民在路边晾晒小麦的场景。潮白河畔、昔日绵绵无际的金色麦田,渐已变成郁郁葱葱的树林、整齐划一的大棚蓝天白云下,俨然一幅水清林绿、蔬果飘香的都市田园图景。  这是京东粮仓顺义的改变,也是整个京郊大地绿色变奏的缩影。在房山、大兴、怀柔、密云越来越多的农业退出传统种植、养殖

0评论2019-07-08280

2016年中国畜牧兽医人才发展研讨会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目前已超过三分之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而科技创新的核心在于人才建设。可以说,优秀的畜牧兽医人才是现代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生力军。

0评论2016-11-07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