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拼命三郎”陈建坤

2015-02-13 10:392110
 2015-01-21 14:27|作者:记者毛晓雅|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陈建坤和合作社社员一起打捞海鳗,准备装车去卖

陈建坤养殖的海鳗足有1米多长

  “辛苦挣来的钱,不修房子、不给儿子娶媳妇,都花在给村里养殖的海鳗树品牌、闯市场上了。老陈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这几天,陈建坤当选全国“十佳农民”的消息传来,乡亲们都喜气洋洋,村民们围在白沙村陈建坤家客厅里,你一言我一语夸赞起这个埋头打拼、领着大伙致富的老陈来。

  “他挣一千块钱,给家里只留三百,剩下的都拿去跑市场了。”老陈的妻子郑丽宾嘴上不满,却打心眼里支持老陈的海鳗事业,看看她手上抓海鳗时留下的伤疤就能明白了。

  在漳浦县旧镇海边长大的老陈,虽已年过半百,还能显出那股不惧惊涛骇浪的拼劲儿。提起从前,陈建坤调侃说有过“一把辛酸泪”:因批发商失约赔了20万元、海鲜长途保鲜运输屡次失败、海鳗因病大面积死亡……好在,他身上有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基因:“在哪儿跌倒,就要在哪儿爬起来。”

  “以前,村里的海鳗才卖7块钱一斤,根本不挣钱,这两年价格稳定在25块钱左右,去年价格达到了28块钱一斤。”养了一辈子海鳗的渔民陈元辉说,“多亏了老陈,他在全国各地跑市场,慢慢地人家才认可我们。”

  正是海鳗收购的季节,下午三点,一辆运输车来到陈建坤的养殖基地,他和妻子、儿子一起动手,一人捞鱼、一人装筐、一人称重,一池子活蹦乱跳的鳗鱼一会儿就装完了,有1000斤呢!陈建坤说:“这段时间,几乎天天卖这么一车。”

  “以前都是渔民们自己拉出去卖鱼,市场打开后,每天都有运输车来家家户户收鱼,集中收购,解决了渔民们卖难的问题。”村书记陈周瑜说,“老陈不仅敢拼,还很会拼,他曾经自掏腰包5万元对水产品进行宣传,每年都参加农博会。”

  按老陈的说法,不管是敢拼也好,还是会拼也罢,关键是鳗鱼质量“霸道”。

  养海鳗有个怪圈,少投饵长得慢,多投饵有污染,用药吧,水环境更差了,海鳗病死一大片。开始陈建坤也赔了几十万。“海鳗2年才能养成,周期长、投入大,那几年渔民们都赔惨了。”

  陈建坤几乎变卖了所有家当,求教水产专家,到处学技术。摸索中他发现,将海鳗与对虾混养,看似海鳗会把虾吃掉,但这种优胜劣汰的格局却符合自然竞争法则:弱小的虾被吃掉,剩下的都是品质最好的,海鳗吃虾后长得更好,投饵减少,水质也有改善。后来,池子里又添加了泥蚶、黄鳍鲷等,形成了完善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人为重构食物链,促进了鳗池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还提升了水产品抗病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当地水产专家非常认可这种做法。“以前只卖海鳗,现在还能卖对虾、泥蚶等,算下来,一亩池塘每年能挣1万块钱。”陈建坤笑呵呵。

  爱拼的老陈还在路上:他带着大伙儿办了南坤海鳗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品卖到了日本、韩国;海鳗加工项目也有了眉目……52岁的陈建坤像个年轻人一样,意气风发,真是让人打心底里点赞的“拼命三郎”!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君乐宝总裁魏立华当选“年度三农人物”, 被赞为“中国良心奶捍卫者”
“一个奶粉行业的‘新兵’,却造出了获得全球顶级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婴幼儿奶粉。站在重拾中国奶业信任的风口浪尖,他一点一滴重来,面对技术壁垒,他一分一毫突破。他正用诚信,重铸中国乳业品质的丰碑。他是‘

0评论2016-01-25251

刘玉满:不同奶牛养殖模式的探讨
刘玉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主任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0评论2015-06-12294

中丹养猪业的使者——首席执行官杨林柏
当前中国养猪企业中,由外国独资的企业很少,由外国人担任公司主要领导职位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连云港丹育种猪技术有限公司便是这少之又少中的独特存在。连云港丹育种猪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林柏先生,地地道道的丹麦人,曾接受完整的丹麦农场主教育并获得农业绿色证书,拥有30年的猪场管理经验。1981-1985年在加拿大管理奶牛场,之后一直从事猪场管理。1985-2008年间先后担任三个猪场农场经理,2008-2012担任丹麦最大的养猪公司DPL生产经理,同时管理13个猪场的15000头母猪,年出口30公斤仔猪约50

0评论2015-04-17336

王丁棉:值得关注的中国乳品机械与包装业
文/ 王丁棉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乳制品成为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必须经过加工和包装2 个环节才能实现,而这2 个环节的支撑点就是

0评论2015-03-3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