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头条首页 资讯头条分类 切换频道

“土地管家”唐全合

2015-02-13 10:401790
 2015-01-21 15:42|作者:记者高文|来源:中国农业新闻网-农民日报
分享到:

  

  “你看,这里是鹤壁市的万亩粮食高产核心示范区!我托管了8700多亩,承包了1470亩,这里差不多都被俺管着呢。”12月26日,在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万姬刘村,唐全合手指着一眼望不到边的麦田对记者说。

  作为有名的“土地管家”,唐全合说自己种粮能够连续增产,有着先天的优势。“我的地基本都在钜桥镇万亩粮食核心示范区内,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而且路、井、电、渠等配套设施完善,管理起来极其方便省心。”

  作为“土地管家”,唐全合尝到了不少“甜头”:买农资按批发价比别人的便宜,卖种时也因为量大比别人的价格高。唐全合介绍:“因为我管的地都是成方连片的,全部机械化作业,省工省时,20多人只用7天就完成了4600多亩地的收割、秸秆还田、选耕的全部工作。要是搁以前,这么多地,没有几百个人,两个7天也干不完。”

  “经过多年摸索,他总结出了适合当地实际的三种土地流转方式和五种快速壮大合作社的办法,大胆尝试土地互换,反租倒包等方式,不断扩大合作社的规模和对外业务。尤其在农机作业上,本着诚实守信,不论田块大小,自始至终保证服务质量;不论田块机械进出有多难,地形有多复杂,凡与农户签订耕作协议的,一分田不漏地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任务,确保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鹤壁市农业局副局长胡全贵对记者介绍。

  唐全合对记者说:“农户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可以腾出精力出去打工、做生意,这样每年就可以有双份的收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土地进行自主经营和代种、代收、代管,初步实现了粮食生产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转变,促进了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唐全合看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已是他新型职业农民生涯中鲜活的实事。

  其实当土地管家也不是件容易事。唐全合对其管理的土地实施了“六统一”管理,即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零配件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签订作业服务合同、统一收割。“耕—种—管—收系列服务,根据农作物播种先后,统筹安排进行联片作业,合作社服务区域粮食产量连年增产,钜桥万亩核心示范区粮食生产实现稳产增产,经农业部专家组实打验收,2013年,钜桥万亩示范区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为697.61公斤、873.4公斤。2014年,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分别为708.9公斤,874公斤,保持了全国领先水平,‘六统一’管理模式也在黄淮海地区被广泛推广应用。”鹤壁市农业局局长金志广介绍。

  “现在小麦都浇过水了,长势喜人,过罢年我准备再浇一遍返青水。明年麦子又将是一个好收成。” 看着自己承包和托管的土地,唐全合露出了憧憬的笑容。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君乐宝总裁魏立华当选“年度三农人物”, 被赞为“中国良心奶捍卫者”
“一个奶粉行业的‘新兵’,却造出了获得全球顶级食品安全标准认证的婴幼儿奶粉。站在重拾中国奶业信任的风口浪尖,他一点一滴重来,面对技术壁垒,他一分一毫突破。他正用诚信,重铸中国乳业品质的丰碑。他是‘

0评论2016-01-25251

刘玉满:不同奶牛养殖模式的探讨
刘玉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研究员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 主任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0评论2015-06-12294

中丹养猪业的使者——首席执行官杨林柏
当前中国养猪企业中,由外国独资的企业很少,由外国人担任公司主要领导职位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连云港丹育种猪技术有限公司便是这少之又少中的独特存在。连云港丹育种猪技术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杨林柏先生,地地道道的丹麦人,曾接受完整的丹麦农场主教育并获得农业绿色证书,拥有30年的猪场管理经验。1981-1985年在加拿大管理奶牛场,之后一直从事猪场管理。1985-2008年间先后担任三个猪场农场经理,2008-2012担任丹麦最大的养猪公司DPL生产经理,同时管理13个猪场的15000头母猪,年出口30公斤仔猪约50

0评论2015-04-17336

王丁棉:值得关注的中国乳品机械与包装业
文/ 王丁棉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乳制品成为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必须经过加工和包装2 个环节才能实现,而这2 个环节的支撑点就是

0评论2015-03-30287